【乡愁记忆】细说连桥之易昜桥

十二连桥2.jpg

赵北口以十二连桥闻名于世,十二连桥也是赵北口人的心灵家园。我是赵北口人,“十二连桥赵北口”这句话,我已记不清曾经在多少个地方、有过多少人、在我耳边不知赞叹过多少次。虽然,十二连桥已经消失整整五十年了,但他却深深的植进了赵北口人的血脉。

介绍十二连桥不能放在一起笼统的说,因为十二座桥既非同时所建,其经历的历史沧桑和包含的文化内涵也各不相同。下面先从十二连桥第一桥——易昜桥说起。

一、概况

易昜桥在今雄县十里铺村之南,赵北口村之北,处两村交界间,跨淀河上。其西接莲花淀,东临大港淀,西淀之水自桥下畅然东去,为众淀河之主流。所谓淀河,即淀水分流之河。原西淀之水皆汇于十二连桥下,自此分流,或辗转入于东淀,或循千里堤汇于大清河。据清《河渠志》记载:保定 “府境诸水,所谓七十二清河,赵北口扼其中。桥十二。”这也是赵北口被认为“扼东西淀之咽喉”的重要原因。

俱乡间老人记忆:易昜桥长九丈余,阔两丈五尺,为拱形石桥。旧有燕南赵北坊立于桥之北,雄县南界碑立于桥之南。坊上有二匾,书有“燕南赵北” 及“碧汉层虹”八字。据《雄县新志》记载:“为李文忠公所题”。实则“碧汉层虹”确为李鸿章所题;而“燕南赵北”为明代严分宜(即严嵩)所写。二匾均有人亲眼所见,现应存之于十里铺小学内。

二、归属变化

众所周知,十二连桥指的就是赵北口。但作为十二连桥的第一桥(易昜桥)后来却划入了雄县境内。这就是为什么作为界坊的“燕南赵北坊”立于桥之北,而雄县南界碑却立在了桥之南的原因。

中国传统的地域分划,多以山川、河流、石坊为界,所以才有界坊的叫法。由此可见,无论是村界还是县界都应当以“燕南赵北坊”为准,但作为县界的雄县南界碑也是确实存在的。究其原因,是其所立年代不同,行政区域调整造成的。

1.jpg

【明《嘉靖雄乘》的记载】

从目前的史料记载看:燕南赵北坊至少是建在明朝弘治年间,也就是公元1488年至1505年,从严嵩的题匾里可以验证这一点;而雄县南界碑立于光绪十四年,也就是公元l888年;两者相隔四百年之久。根据明代《嘉靖雄乘》一书中对雄县县界的描述:“南至任丘之易昜桥十有二里,到任丘则七十里”。由此可见,该书已经明确指出了易昜桥的归属应为任丘县。另在嘉靖《河间府志》中记载:任丘“北至易水桥,有唐兴口,即赵堡口,傅思让破契丹处”。唐兴口和赵堡口都是赵北口历史上的称谓,易水桥即为易昜桥,因该桥跨于易水上而得名,这也就更加证实了易昜桥原本归属赵北口的历史事实。

2.jpg

【明嘉靖《河间府志》的记载】

易昜桥正式划入雄县大概为清康熙年间。据清史稿记载,满清入关后,清将领阿济格带领清军自雄州起兵,意取鄚州。明将梁廷栋为阻清军进攻,将赵北口连桥拆除,自从赵北口陆路中断。另据光绪《保定府志》记载:“县城南十二里郝家庄,南接河间府任丘县界,曰易昜桥。康熙八年,(雄县)知县姚文燮(捐俸)重建。”自此之后,易昜桥的管辖和修缮方归属雄县,此桥一度也曾称之为姚公桥。

3.jpg

【清光绪《保定府志》的记载】

三、建造历史

要探究易昜桥的具体建造历史,目前来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因为中国上下历历五千年,莽莽幅员几万里,一座桥梁很难见诸于正史。而郡县志史书出现的年代普遍比较晚,任丘、雄县两地的县志目前存世的最早版本就是明嘉靖年间,也就是公元(1522年-1566年)。更为遗憾的是,嘉靖版的《任丘县志》存世量极为罕见,本人也没有看到过。而明代的《嘉靖雄乘》中只是易昜桥作为县界来引述,并没有明确说明其初建历史。仅有一处记载稍有些线索:万柳堤“在县南,即今路也。……自正德十二年,水民利摆渡,桥道俱决洪创。后修高五尺,阔五丈,植万柳以固堤岸,故名之。”万柳堤自古以来就是过境赵北口的官道,也就是现今的任雄大街。这处记载证明了,易昜桥应该是在正德至嘉靖年代被重建的,距今已五百多年的历史。

四、名称由来

易昜桥位于易水上,如日出于水面,这就是易昜桥名称的由来。易者,易水也;即源于易县之水,分南易水、中易水、北易水。因燕太子丹送荆轲刺秦于此作别:“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而名扬天下。昜者,日浮水面之意也。现在有人认为“昜”与“阳”相通,实则是错误的,“阳”的繁体写法为“陽”,与“昜”有些许差别。“昜”为象形字,中间一横代表水面,下为水,上为日,取其日从水面升起之意。由此可见易昜桥一定为拱桥,所以才另有月漾桥和月亮桥的别称,概因其桥水倒影合为满月。

在历代的典籍中对于易水有很多记载,根据时代不同也有所差异。概因历史变迁,河道多次变更和疏竣所导致。今天的易水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除南易水(即瀑河)仍注入白洋淀外,中易水和北易水现在已经退化为南拒马河细小的支流。历史上所讲的易水,通常是指为南易水。一是燕国易水长城是循南易水所建,这里是燕国与赵国的分界之水;二是燕太子丹别荆轲之地也在南易水。

《水经注》中对南易水这样记载: “易水又东,埿水注之,水上承二陂于容城县东南,谓之大埿淀、小埿淀。其水南流注易水,谓之埿洞口,水侧有浑埿城,易水迳其南,东合?A水。故桑钦曰:易水出北新城西北,东入?A。自下?A、易互受通称矣。” 浑埿城即为三台城的古称,大小埿淀即代指白洋淀,?A水为唐河的古称,这一记载充分证实了古易水的走向,以及做为白洋淀主要支流的事实。另有《嘉靖雄乘》记载:“易水其源出固安县西山……雄当其冲,南穿莲花淀汇高阳河过易昜桥”。如此记载甚多,不再赘述。 

在十二连桥中,易昜桥最早出现在历史记载之中,其价值不单单是因为“以利行人为渡”,更重要的是其跨于界河之上,见证了历朝的兴衰和战火硝烟。自春秋战国起,历汉唐至宋代这里一直作为中原地区与北方民族分界线。其桥边的燕南赵北坊恰恰就是历史的见证。


   今录燕赵坊两侧之联于文后,供读者玩味。

上联:数万里南北通衢冠盖纵横下邑近居畿辅地,

下联:三千丈规模丕奂郊圻伸划行人到此感怀多。

 

易水秋风

明 王齐

易水西来会九河,谁家金鼓弄清波。

莲房菰米秋偏好,估客渔郎晚更多。

饮马上流思郭槐,屠龙失计笑荆轲。

儒宫萧散寒尊发,细听沧浪孺子歌。


后又有赞曰:

易昜桥头古坊开,

昔日王孙自此来。

燕南赵北留碑记,

迁客骚人总伤怀。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技术支持: 四合一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