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北口十二连桥的历史变迁



【摘要】


“十二连桥赵北口,天下大庙数鄚州”在白洋淀地区是一句脍炙人口的谚语。明清两代,连桥不仅是古镇赵北口的重要地理标志,同时也是白洋淀历史文化中一颗耀眼的明星。本文将通过一些史料证据,追溯连桥的历史变迁,探讨连桥的文化内涵。


【关键字】


赵北口 十二连桥 始建年代 历史变迁 桥梁文化


引言


赵北口位于白洋淀东岸,现隶属于河北雄安新区安新县。全境面积35.2平方公里,西距安新县城14.8公里,东隔雄县清河口村与文安县相望;北临十里铺村与雄县接壤,南界枣林庄村与任丘市接壤。


民国以前,赵北口四面环水,依靠万柳堤沟通南北大路。万柳堤又称赵北口堤,或万柳金堤。其北起十里铺,南至枣林庄,全长十华里,贯穿全村,曾为“上接京华、下达九省”的御道。在万柳堤上,曾有十二座连桥飞架其中。昔日,十里长堤绵亘如带,夹堤杨柳柔若翠烟,两岸水天一际,连桥连绵起伏,宛如西湖苏堤之境。


一、赵北口的历史变迁过程


在赵北口村南约8公里的位置,现存一座颛顼古城,文献记载为上古颛顼帝所建,并曾作为华夏族的政治中心。颛顼是华夏祖先黄帝之孙,其生活的年代距今已经有约4500年的历史。在赵北口村北约12公里的容城县古贤村,据说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燕国的都城易邑,距今已经有约2700年的历史。赵北口基本处在两座古代都城的中心点上。


赵北口人类聚居的历史可以追溯战国时期,据说最早的居民为丁、商两个家族。虽然此说尚未找到史书证据,但在赵北口民间却口口相传了上千年。


东汉末年,公孙瓒建易京城。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易京城的位置在浑埿城(今安新县城)东侧的易水南岸,与赵北口地理坐标相吻合,这也是关于易京城位置的最早记载。唐章怀太子李贤所著的《后汉书注》记载,“瓒所居易京故城,在归义县南十八里”。唐归义县所在地为今天雄县县城的西北侧,向南18里(唐代1里约为531米)与现在赵北口所在的位置也基本一致。清乾隆《任丘县志》就是引用了李贤的观点,认为赵北口地名由来便是合《后汉书.公孙瓒传》中“燕南垂,赵北际”之童谣。


明万历《任丘县志》.jpg

清乾隆《任丘县志》


初唐时期,武则天置武兴县,隶属于莫州,其治所就在今天的赵北口。据《河间府志》记载:“唐武兴废县,武后置,后改唐兴。其处在任丘县西北五十里,今为赵北口”。这一记载与《新唐书.地理志》及《畿辅通志》的记载完全一致。由此可以证明,初唐时期的赵北口,人口数量和商业发展已经具有了相当大的规模。


清乾隆《河间府志》.jpg 

清乾隆《河间府志》


唐中后期,武兴县被废,并为唐兴县,治所随之迁往现安新县端村镇垒头村。因赵北口当时为唐兴军所驻守,故而更名为唐兴口。


后周显德六年,赵匡胤领兵伐辽,复夺瓦桥关,期间曾在赵北口屯兵筑堡,因此更名为赵堡口。清代的《河间府志》和《任丘县志》均记载,“宋世筑堡于此,故名赵堡口”。解放初期,赵北口南北城门尚存,村民称之为南阁和北阁。


民国时期赵北口南城(南阁)原貌.jpg 

民国时期赵北口南城(南阁)原貌


北宋初年,瓦桥关以北置雄州,辖容城、归义两县,赵北口属归义县。解放以前,赵北口村中还留有很多寺庙和碑刻均属于这个时代。如村中的萧王庙、征王庙(这两座庙北宋时期流行于江浙一带,北方极为罕见,据推测为当时驻守赵北口的江浙籍官兵所建),村北的“惠我无疆”碑(传为抗金名将岳飞所题,北宋宣和年间曾参加白沟河之战)、村南牌坊上“宝土沃在、地界瀛洲”(传为北宋书法家蔡京所题)匾额等等。


金元两代,赵北口周边郡县几度撤并,赵北口归属未见史书记载。明洪武七年,废莫州,撤消莫亭并人任丘县,赵北口属任丘县。明清以后,赵北口逐渐成为白洋淀周边较大的集镇。由于京德御路和津保航运的过境,使得赵北口人口日益密集,商业日益繁华,出现了“水则帆樯竞渡、陆则车马喧嚣”的场景。康熙朝以后,赵北口建造了行宫,作为清代帝王水围和出巡的驻跸场所,前后共有康熙、乾隆、嘉靖三位皇帝在此共驻跸65次。其中水围驻跸33次(康熙29次,乾隆4次),东巡和南巡驻跸32次(康熙11次,乾隆20次,嘉庆1次)


赵北口行宫图.jpg

 赵北口行宫图


民国以后,赵北口曾先后隶属于任丘、雄县,解放以前并入安新县。


二、十二连桥的形成与改建


历史学家臧嵘编辑出版《 中国古代驿站和邮传》一书记载,早在秦代时期,距赵北口近在咫尺的鄚县(今鄚州镇)已经设置了南北往来的驿站。2013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在对京德御道的考古中发现,其路基应始建于东汉。


前边已经介绍过,早在初唐时期赵北口就已经被作为县治所在地,其人口和商业都应该具备一定规模,官员和百姓出行不可能是仅仅依靠船只。


尤其是北宋时期,宋辽于瓦桥关前对峙,战事不断。赵北口作为连接雄州与鄚州之间的一座关城,其人员和物资往来必定是非常频繁的。仅从现存的赵北口南城照片来看,建造这样一座规模浩大的城垣,其工程量是可想而知的,建筑物资的运输也必定依靠桥梁运输才能完成。据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早在唐宋时期,赵北口就应该已有桥梁存在,并应视为赵北口连桥的前身。


赵北口连桥名称首次进入史书记载是在元代, 《读史方舆纪要》中:四殳河“元至正中凿此河,分易水为四流,中央为殳,因名”。又有“经雄县南二十里月漾桥,入瓦济河”。值得关注的是,此时所提及的月漾桥实际上就已经是连桥。理由如下:


1、众所周知,月漾桥为易昜桥的别称。而在明代所有的文献记载里,均将易昜桥作为十二连桥的统称,以易昜桥专指赵北口村北第一桥是清代以后才出现的说法。


2、从史料中描述的位置看,月漾桥所指的也并非是后来的易昜桥,而是连桥的中心点。我们知道,后来的易昜桥到雄县的距离仅为12里,而文中却记为20里。元代时1里约为369.6米,换算之后应为今天的16里,与连桥中心点恰好对应。


3、元至正年间已属元代末期。从元末到明初的几十年间,国家战乱不断,政府财政匮乏,尤其是我们北方地区人口剧减,几近荒凉。这一期间,国家不可能专门再建造连桥。而现在的史料证明,明代初期十二连桥已经是存在的。


明代初年,燕王靖难时就是在月漾桥上走过。《明史》记载:“燕兵起,从夺九门。破雄县。潘忠、杨松自鄚州来援,渊帅壮士千余人,伏月漾桥水中,人持茭草一束,蒙头通鼻息。南军已过,即出据桥。忠等战败,趋桥不得渡,遂被擒”。


明嘉靖年间,在雄县知县王齐编著的《嘉靖雄乘》里,已开始将月漾桥记录为易昜桥,“县在京师之西南……南至任丘之易昜桥十有二里”。


 明嘉靖《嘉靖雄乘》.jpg

明嘉靖《嘉靖雄乘》


明万历年间,任丘知县顾问编著的《任丘县志》里,已明确记录易昜桥共有十二座,“易昜桥,在赵北口,弘治间知县孙檠建,刘守臣重修。桥十有二座,座每三五空,一则泄西南诸水,一则引西北之易流”。


 明万历《任丘县志》.jpg

明万历《任丘县志》


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十二连桥毁于战乱之中。《清史稿》记载:“超哈尔率所部攻任丘,穴地隳其城,趋赵北口,明兵毁桥,师不得渡,乃骑出水西袭明兵后,明兵大败。”


到清康熙年间,赵北口十二连桥就开始有了各自的桥梁名称。在乾隆《河间府志》里,已载有“广惠桥(十二连桥第四桥),在任丘县,康熙?年赐额”,这也说明广惠桥的名称在康熙年间已经非常明确了。原本书籍里具体年代进行了涂改,经考证康熙御赐匾额的时间应为康熙九年。


清乾隆《河间府志》.jpg 

清乾隆《河间府志》


在康熙6年的一次大洪水里,赵北口连桥均已经塌毁。由于任丘当时财力有限,多年没有对连桥进行重建。康熙8年,雄县知县姚文燮为了解决本县居民渡河通商问题,自己捐俸重修了十二连桥最北面的易昜桥,从此易昜桥便划归了雄县管辖。康熙9年~10年,任丘县陆续修缮了其他几座桥梁,或许是为了节省工料的原因,剩余的11座桥梁被合并为7座。


康熙18年,康熙皇帝到白洋淀水围,驻跸赵北口行宫时,曾写下了《鄚州水淀记》一文。康熙28年,大学士伊桑阿上折奏请:“皇帝严禁地方之供给,而所到之处,免民赋、宽吏愆、增士额。虽谕罢立碑建亭,然遇圣主有幸,立碑建亭,民岂罢之”。经康熙帝批准以后,于广惠桥东南侧建御碑亭,将《鄚州水淀记》镌刻其上,史称鄚州碑。因为该亭以一座石制小桥为基础,故又称为皇亭桥,实为旱桥,并不过水。


雍正三年,清政府为根治畿辅水患,派怡亲王允祥勘察畿辅水利,认为“赵北口堤长七里,现有板石桥共八座,俱应垫高加阔”。故奏请雍正皇帝,“於易昜桥之南添设水桥一座,堤深加高五六尺,桥空各浚深丈余”。在后来具体实工过程中,实际是增开了三座(即为迎暄、延爽、拱极三桥)。

道光四年, “给事中张元模请于赵北口连桥以南开新桥一座,以古赵河(赵王河)为引河,并挑北卢僧河,以分减白沟之独流”。此桥后来被命名为莱熏桥。


至此以后,赵北口连桥又恢复为十二座,也就是清以后人们所普遍认同的十二连桥。即易昜桥(亦称月漾桥)、航洪桥(亦称新桥)、普渡桥(亦称炮台桥)、广惠桥、通济桥(亦称徐家桥)、景苏桥、迎暄桥、延爽桥、拱极桥、洪桥、太平桥、莱熏桥等。有人亦将皇亭桥列入其中,故又并成为十三桥。


清乾隆《任丘府志》.jpg 

清乾隆《任丘府志》


民国初年,政府出资对连桥进行过多次修缮。日军侵华以后,在赵北口建了据点,连桥南北两座桥被毁,进出赵北口时必须依靠船只。解放后的1968年,为了根治海河水患,人工拆除了十二连桥南六桥,建设了溢流堰水利工程。随着建房的日益扩张和生活垃圾的丢弃,十二连桥的其他几座桥梁也逐渐被填平。目前,在赵北口度假村东北侧,仅剩一座砖孔桥,为十二连桥第二桥航洪桥旧址。


三、十二连桥的具体位置及名称含义


易昜桥:其址在现在赵北口与雄县十里铺的交界处。


易者,易水也,即该桥之下流经的是易水;昜者,《说文解字》载为“日浮水面之意也”。现在有人认为“昜”与“阳”相通,实则是错误的,“阳”的繁体写法为“陽”,与“昜”有些许差别。“昜”为象形字,中间一横代表水面,下为水,上为日,取其日从水面升起之意。由此可见易昜桥一定为拱桥,所以此桥村民亦称为月漾桥或月亮桥,概因其桥水倒影合为满月。


航洪桥:其址在赵北口度假村东北侧,遗址尚存。


故时此桥下水量洪大,船只往来频繁,故而得名。清代诗人王士祯所写的“湖光如镜雨如酥,柳色迢迢入大沽”,没写的就是航洪桥的景致。航洪桥村民亦称为新桥,现赵北口村北度假村北侧尚存一砖拱桥,即为航洪桥遗址。


普渡桥:其址在赵北口南北主路与镇府路交叉口。


因原来此桥周边庙宇众多,故而得名。其东北侧有观音庙,西北侧有龙神庙、真武庙、娘娘庙等。此桥还有一个别名,叫做炮台桥,因该桥南接赵北口北城门,明清两代城楼上建有炮台的缘故。


广惠桥:其址在赵北口南北主路与东街晚市交叉口。


此桥名称由来应或与村北的“惠我无疆”碑有关,乾隆皇帝在赵北口驻跸期间,曾留下《过广惠桥诗》一篇,《乾隆御制诗集》中注解为“广惠之意,概惠无疆矣”。


通济桥:其址在赵北口老电影院正对位置。


因其桥下为古通济河而得名。雍正五年,通济河淤塞,其下游另凿为中亭河。乾隆十一年,又于其桥下开渠引入大港淀,故更名为大港引河。村民俗称该桥为徐家桥,因早年间桥周边多为徐姓聚居。


景苏桥:其址在赵北口南北主路与南街村委会路口交叉位置。


乾隆四十五年端午节,乾隆皇帝南巡回銮时驻跸于赵北口行宫。当晚曾于该桥畔观看村民放河灯表演,其见连桥两侧河灯盏盏,恰如万朵金莲浮于波光之上,便勾起了对苏杭美景的回忆,于是提笔在纸上即兴写下了“丽景如苏”四字。此后,后人便以“景苏”二字命名此桥。民间又将赵北口村南的六座桥梁并称为南六桥,此桥即为赵北口南第一桥。


迎暄桥:其址在赵北口溢流堰起始位置,旅游码头北侧。


又称赵北口南第二桥。暄为旭日的意思,迎暄即有迎接旭日东升的意思。


延爽桥:其址在赵北口溢流堰上,旅游码头正对位置。

又称赵北口南第三桥。延爽是取其西风送爽的意思。


拱极桥:其址在赵北口溢流堰上,旅游码头南侧。

又称赵北口南第四桥。拱极是取其拱卫北斗的意思。


洪 桥:其址在赵北口溢流堰上,旅游码头南侧。

又称大高桥,此桥面跨度较长,其出水很高,桥下可容大船通过,故而得名。


太平桥:其址在赵北口溢流堰上,旅游码头南侧的漫水闸附近。

此桥下古为藏粮河,赵匡胤领兵伐辽时便由此河运粮,故更名为赵王河。与太平桥相邻的十方院,明代开始就是津保航运的重要码头,故此桥名称或与祈求行船平安有关。


莱熏桥:其址在赵北口南北主路上,十方院水文站南侧,现属任丘。

取自“熏风南来”的意思。清代时,莱熏桥一带是任丘六景之一“十里荷香”的所在地,而莱薰恰指荷香,故而得名。


皇亭桥:其址在赵北口东街晚市附近,东街牌坊东南角。


系旱桥,在广惠桥东南侧。该桥又称御碑桥或御碑亭,亭中曾立有御碑两块,一为康熙《御制鄚州水淀记》碑,一为乾隆《御舟过广惠桥诗》碑。《御制鄚州水淀记》碑为康熙御笔亲题,立于康熙二十八年;《御舟过广惠桥诗》碑为梁诗正奉敕正书,立于乾隆十八年。


康熙《御制鄚州水淀记》正文:


康熙十八年,己未暮春之初,朕万几有暇,行幸鄚州。于是惠风拂地,淑景浮空,节应佳辰,时登令月。与群臣春搜于南浦,泛舟于河淀,庶凭欢心,以召和气。万物畅茂,顺阳和而布政;三光烛耀,赈贫乏以劝农。虽无山林台阁之趣,水村林薮有淳厚之俗,沙鸥锦鳞,互相游泳,春花野草,参差万状,观之不足。因同侍从诸臣题诗赋,鼔瑶琴,俯仰古今,飞觞饮宴。昔人横汾昆明之游,皆所以洽上下之情,同君臣之乐,岂独流连光景已哉?故记之。


乾隆《御舟过广惠桥诗》正文:


前年跋马过桥头,路指江乡却犹远。

今朝进艇自桥下,景肖江乡翻似近。

乃知近远曷有常,广惠顾名忠政本。

两岸老幼央通津,尽诚非饰胥来亲。

违道千誉则奚可,亦曰如子视斯民。

斯来赵北又如新,过去江南己成故。

须弥太地水中擎,何处非舟堪契悟。

四、与十二连桥相关的文学作品


康熙御笔 赵北口诗轴.jpg 

康熙御笔《赵北口诗轴》


昔日的赵北口别有一番景致。环村四面被众水所包围,南北大路贯穿如一线,十二连桥如玉带一般分布在万柳堤上。村外芦影摇曳、荷香阵阵;村内亭台楼阁、杨柳依依。《钦定南巡盛典卷》记载:“赵北口《后汉书.公孙瓒传》所称燕南垂赵北际也。亘以万柳堤,桥十有一虹跨其上,西淀诸水皆由此东注。赵北口行宫,圣祖仁皇帝举水围之典葺治。青旗水槛,风廊映带,左右晴空一碧;写咏鸢鱼,仿佛江南图画也。”


过境赵北口的万柳堤,在民国以前曾为京德御道,其“北接京华,南通七省”,素有“七省通衢”之称。解放前,在赵北口村北石坊上曾悬有一幅楹联,其为“数万里南北通衢冠盖纵横下邑近居畿辅地,三千丈规模丕奂郊圻伸划行人到此感怀多”。


由于赵北口的独特地理位置,明清两代南方文人进京,赵北口是必经之地,这让赵北口优美的自然景观得以展现在天下文人眼前。尤其是清政府实施白洋淀水围以来,一大批仕宦文人跟随着皇帝来到这里。他们在连桥两侧一边行舟围猎,一边饮酒赋诗,进一步促进了连桥文学体系的形成。


明确两代,遗留下来的讴歌十二连桥的作品数不胜数,仅笔者个人统计的诗词数量就已经超过了千首。其中的作者既有康熙、乾隆等帝王,也有姚鼐、刘鹗、王士祯、袁枚、查慎行、纪晓岚等文学名人;既有刘基、严嵩等明代将相,也有李绂、阮元、方观承、周元理、袁守侗等清代封疆大吏;既有边连宝、檀振远、刘炳、王应鲸等当地学者,也有张幼学、汪学金、钱大昕、蒋熊昌等江南名士……


这些作品里边不仅包括诗词,也有散文和楹联;不仅有写景的作品,也有叙事的文章;既有书法和绘画,也有匾额和碑刻,可谓是包罗万象。其间不仅丰富了十二连桥的文化内涵,也为研究赵北口、甚至白洋淀提供了历史研究的资源宝库。


文中,笔者为大家推荐民国时期历史学家陆文郁写的一组十二连桥诗。这组诗写于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距离今天的时间比较近,诗中描绘的场景真实再现了民国初年赵北口居民的生活状态。


雄县南车上将次赵北口

【民国二年作】


岸柳如丝湿绿腰,一鞭征路雨潇潇。

前途风景君知否,烟水茫茫十二桥。


【八月十七日,去雄县冒雨赴任邱,途经赵北口十二连桥,车上即景得绝句十二首】


易昜桥


第一桥头没水云,行人路上雨纷纷。

界坊四字凭君记,赵北燕南此地分。


航洪桥


迤逦绕经第二桥,困人风雨尚漂摇。

两君莫漫无清兴,且咏新诗破寂寥。


普渡桥


连指长桥数第三,前途迢递漫停骖。

水光云影浑无极,斜雨侵人不可探。


广惠桥


桥连第四入街初,赵北商廛列市居。

雨里菜棚饶兴趣,殷红浅绿是园蔬。


通济桥


绿丝丝柳傍人家,第五桥头小卖哗。

谁氏临流好楼阁,雨中红袖隔窗纱。


景苏桥


南阁将过已出街,长桥第六水无涯。

漫言一雨惊行客,万顷烟波好畅怀。


迎暄桥


第七桥西荷正开,潇潇烟雨湿红腮。

船头拄伞谁家女,打桨穿花北向来。


延爽桥


车声辘辘马萧萧,风雨芦花第八桥。

多少渔人滩上住,湿烟缕缕不团瓢。


拱极桥


雨丝风片暗凄凄,瞒却行人望眼迷。

默数已过桥第九,御人又说上平堤。


洪 桥


第十桥梁称独高,雨中矗立似灵鳌。

车帷直傍帆樯过,水运东南此泊艚。


太平桥


十一桥头野草花,十方院外尽喧哗。

村人更比征人苦,冒雨排舟正上瓜。


莱熏桥


十二桥头景物幽,稻田着雨绿盈眸。

试随鞭影东南望,楼屋重重是鄚州。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技术支持: 四合一建站